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字典 > 正文

Python3实现Two-Pass算法检测区域连通性

toyiye 2024-07-08 22:59 10 浏览 0 评论

目录

  • 技术背景
  • Two-Pass算法
  • 测试数据的生成
  • Two-Pass算法的实现
    • 算法的执行流程
    • 标签的重映射
    • 其他的测试用例
  • 总结概要
  • 版权声明
  • 参考链接

技术背景

连通性检测是图论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五子棋的思路来理解这个问题五子棋中,横、竖、斜相邻的两个棋子,被认为是相连接的,而一样的道理,在一个二维的图中,只要在横、竖、斜三个方向中的一个存在相邻的情况,就可以认为图上相连通的。比如以下案例中的python数组,3号元素和5号元素就是相连接的,5号元素和6号元素也是相连接的,因此这三个元素实际上是属于同一个区域的:

array([[0, 3, 0],
       [0, 5, 0],
       [6, 0, 0]])

而再如下面这个例子,其中的1、2、3三个元素是相连的,4、5、6三个元素也是相连的,但是这两个区域不存在连接性,因此这个网格被分成了两个区域:

array([[1, 0, 4],
       [2, 0, 5],
       [3, 0, 6]])

那么如何高效的检测一张图片或者一个矩阵中的所有连通区域并打上标签,就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Two-Pass算法

一个典型的连通性检测的方案是Two-Pass算法,该算法可以用如下的一张动态图来演示:

该算法的核心在于用两次的遍历,为所有的节点打上分区的标签,如果是不同的分区,就会打上不同的标签。其基本的算法步骤可以用如下语言进行概述:

  1. 遍历网格节点,如果网格的上、左、左上三个格点不存在元素,则为当前网格打上新的标签,同时标签编号加一;
  2. 当上、左、左上的网格中存在一个元素时,将该元素值赋值给当前的网格作为标签;
  3. 当上、左、左上的网格中有多个元素时,取最低值作为当前网格的标签;
  4. 在标签赋值时,留意标签上边和左边已经被遍历过的4个元素,将4个元素中的最低值与这四个元素分别添加到Union的数据结构中(参考链接1);
  5. 再次遍历网格节点,根据Union数据结构中的值刷新网格中的标签值,最终得到划分好区域和标签的元素矩阵。

测试数据的生成

这里我们以Python3为例,可以用Numpy来产生一系列随机的0-1矩阵,这里我们产生一个20*20大小的矩阵:

# two_pass.py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np.random.seed(1)
    graph = np.random.choice([0,1],size=(20,20))
    print (graph)

    plt.figure()
    plt.imshow(graph)
    plt.savefig('random_bin_graph.png')

执行的输出结果如下:

$ python3 two_pass.py 
[[1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0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0 0 1 1]]

同时会生成一张网格的图片:


其实从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图片的上面部分几乎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只有最下面存在几个独立的区域。

Two-Pass算法的实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我们并没有使用Union的数据结构,而是只使用了Python的字典数据结构,因此代码写起来会比较冗余而且不是那么美观,但是这里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先用代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因此代码乱就乱一点吧。

# two_pass.py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copy import deepcopy

def first_pass(g) -> list:
    graph = deepcopy(g)
    height = len(graph)
    width = len(graph[0])
    label = 1
    index_dict = {}
    for h in range(height):
        for w in range(width):
            if graph[h][w] == 0:
                continue
            if h == 0 and w == 0:
                graph[h][w] = label
                label += 1
                continue
            if h == 0 and graph[h][w-1] > 0:
                graph[h][w] = graph[h][w-1]
                continue
            if w == 0 and graph[h-1][w] > 0:
                if graph[h-1][w] <= graph[h-1][min(w+1, width-1)]:
                    graph[h][w] = graph[h-1][w]
                    index_dict[graph[h-1][min(w+1, width-1)]] = graph[h-1][w]
                elif graph[h-1][min(w+1, width-1)] > 0:
                    graph[h][w] = graph[h-1][min(w+1, width-1)]
                    index_dict[graph[h-1][w]] = graph[h-1][min(w+1, width-1)]
                continue
            if h == 0 or w == 0:
                graph[h][w] = label
                label += 1
                continue
            neighbors = [graph[h-1][w], graph[h][w-1], graph[h-1][w-1], graph[h-1][min(w+1, width-1)]]
            neighbors = list(filter(lambda x:x>0, neighbors))
            if len(neighbors) > 0:
                graph[h][w] = min(neighbors)
                for n in neighbors:
                    if n in index_dict:
                        index_dict[n] = min(index_dict[n], min(neighbors))
                    else:
                        index_dict[n] = min(neighbors)
                continue
            graph[h][w] = label
            label += 1
    return graph, index_dict

def remap(idx_dict) -> dict:
    index_dict = deepcopy(idx_dict)
    for id in idx_dict:
        idv = idx_dict[id]
        while idv in idx_dict:
            if idv == idx_dict[idv]:
                break
            idv = idx_dict[idv]
        index_dict[id] = idv
    return index_dict

def second_pass(g, index_dict) -> list:
    graph = deepcopy(g)
    height = len(graph)
    width = len(graph[0])
    for h in range(height):
        for w in range(width):
            if graph[h][w] == 0:
                continue
            if graph[h][w] in index_dict:
                graph[h][w] = index_dict[graph[h][w]]
    return graph

def flatten(g) -> list:
    graph = deepcopy(g)
    fgraph = sorted(set(list(graph.flatten())))
    flatten_dict = {}
    for i in range(len(fgraph)):
        flatten_dict[fgraph[i]] = i
    graph = second_pass(graph, flatten_dict)
    return graph

if __name__ == "__main__":
    np.random.seed(1)
    graph = np.random.choice([0,1],size=(20,20))
    graph_1, idx_dict = first_pass(graph)
    idx_dict = remap(idx_dict)
    graph_2 = second_pass(graph_1, idx_dict)
    graph_3 = flatten(graph_2)
    print (graph_3)

    plt.subplot(131)
    plt.imshow(graph)
    plt.subplot(132)
    plt.imshow(graph_3)
    plt.subplot(133)
    plt.imshow(graph_3>0)
    plt.savefig('random_bin_graph.png')

完整代码的输出如下所示:

$ python3 two_pass.py 
[[1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0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0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0 1 0 2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3 0 3 0 4 0 0 0 0 0 0 5 0 0 0 1 0 1 1 0]
 [0 3 3 0 4 0 6 0 7 7 0 0 5 0 0 0 0 0 1 1]]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看此时得到的新的图像:


这里我们并列的画了三张图,第一张图是原图,第二张图是划分好区域和标签的图,第三张是对第二张图进行二元化的结果,以确保在运算过程中没有丢失原本的信息。经过确认这个标签的结果划分是正确的,但是因为涉及到一些算法实现的细节,这里我们还是需要展开来介绍一下。

算法的执行流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np.random.seed(1)
    graph = np.random.choice([0,1],size=(20,20))
    graph_1, idx_dict = first_pass(graph)
    idx_dict = remap(idx_dict)
    graph_2 = second_pass(graph_1, idx_dict)
    graph_3 = flatten(graph_2)

这个部分是算法的核心框架,在本文中的算法实现流程为:先用first_pass遍历一遍网格节点,按照上一个章节中介绍的Two-Pass算法打上标签,并获得一个映射关系;然后用remap将上面得到的映射关系做一个重映射,确保每一个级别的映射都对应到了最根部(可以联系参考链接1的内容进行理解,虽然这里没有使用Union的数据结构,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树形的结构,需要做一个重映射);然后用second_pass执行Two-Pass算法的第二次遍历,得到一组打上了新的独立标签的网格节点;最后需要用flatten将标签进行压平,因为前面映射的关系,有可能导致标签不连续,所以我们这里又做了一次映射,确保标签是连续变化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不使用这一步。

标签的重映射

关于节点的遍历,大家可以直接看算法代码,这里需要额外讲解的是标签的重映射模块的代码:

def remap(idx_dict) -> dict:
    index_dict = deepcopy(idx_dict)
    for id in idx_dict:
        idv = idx_dict[id]
        while idv in idx_dict:
            if idv == idx_dict[idv]:
                break
            idv = idx_dict[idv]
        index_dict[id] = idv
    return index_dict

这里的算法是先对得到的标签进行遍历,在字典中获取当前标索引所对应的值,作为新的索引,直到键跟值一致为止,相当于在一个树形的数据结构中重复寻找父节点直到找到根节点。

其他的测试用例

这里我们可以再额外测试一些案例,比如增加几个0元素使得网格节点更加稀疏:

graph = np.random.choice([0,0,0,1],size=(20,20))

得到的结果图片如下所示:


还可以再稀疏一些:

graph = np.random.choice([0,0,0,0,0,1],size=(20,20))

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越是稀疏的图,得到的分组结果就越分散。

总结概要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利用Two-Pass的算法来检测区域连通性,并给出了Python3的代码实现,当然在实现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使用到Union这样的数据结构,仅仅用了字典来存储标签之间的关系,因此效率和代码可读性都会低一些,单纯作为用例的演示和小规模区域划分的计算是足够用了。在该代码实现方案中,还有一点与原始算法不一致的是,本实现方案中打新的标签是读取上、上左和左三个方向的格点,但是存储标签的映射关系时,是读取了上、上左、上右和左这四个方向的格点。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链接为: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p/two-pass.html

作者ID:DechinPhy

更多原著文章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

打赏专用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echinphy/gallery/image/379634.html

腾讯云专栏同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column/91958

参考链接

  1. https://blog.csdn.net/lichengyu/article/details/13986521
  2. https://www.cnblogs.com/riddick/p/8280883.html

相关推荐

为何越来越多的编程语言使用JSON(为什么编程)

JSON是JavascriptObjectNotation的缩写,意思是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是一种易于人类阅读和对编程友好的文本数据传递方法,是JavaScript语言规范定义的一个子...

何时在数据库中使用 JSON(数据库用json格式存储)

在本文中,您将了解何时应考虑将JSON数据类型添加到表中以及何时应避免使用它们。每天?分享?最新?软件?开发?,Devops,敏捷?,测试?以及?项目?管理?最新?,最热门?的?文章?,每天?花?...

MySQL 从零开始:05 数据类型(mysql数据类型有哪些,并举例)

前面的讲解中已经接触到了表的创建,表的创建是对字段的声明,比如:上述语句声明了字段的名称、类型、所占空间、默认值和是否可以为空等信息。其中的int、varchar、char和decimal都...

JSON对象花样进阶(json格式对象)

一、引言在现代Web开发中,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已经成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无论是从前端向后端发送数据,还是从后端接收数据,JSON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深入理解 JSON 和 Form-data(json和formdata提交区别)

在讨论现代网络开发与API设计的语境下,理解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如何有效且可靠地交换数据变得尤为关键。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两种主流数据格式:...

JSON 语法(json 语法 priority)

JSON语法是JavaScript语法的子集。JSON语法规则JSON语法是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语法的子集。数据在名称/值对中数据由逗号分隔花括号保存对象方括号保存数组JS...

JSON语法详解(json的语法规则)

JSON语法规则JSON语法是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语法的子集。数据在名称/值对中数据由逗号分隔大括号保存对象中括号保存数组注意:json的key是字符串,且必须是双引号,不能是单引号...

MySQL JSON数据类型操作(mysql的json)

概述mysql自5.7.8版本开始,就支持了json结构的数据存储和查询,这表明了mysql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增加nosql数据库的有点。但mysql毕竟是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json这种非结构化的数据...

JSON的数据模式(json数据格式示例)

像XML模式一样,JSON数据格式也有Schema,这是一个基于JSON格式的规范。JSON模式也以JSON格式编写。它用于验证JSON数据。JSON模式示例以下代码显示了基本的JSON模式。{"...

前端学习——JSON格式详解(后端json格式)

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它基于JavaScriptProgrammingLa...

什么是 JSON:详解 JSON 及其优势(什么叫json)

现在程序员还有谁不知道JSON吗?无论对于前端还是后端,JSON都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格式。那么JSON到底是什么呢?JSON的定义...

PostgreSQL JSON 类型:处理结构化数据

PostgreSQL提供JSON类型,以存储结构化数据。JSON是一种开放的数据格式,可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值。什么是JSON类型?JSON类型表示JSON(JavaScriptO...

JavaScript:JSON、三种包装类(javascript 包)

JOSN:我们希望可以将一个对象在不同的语言中进行传递,以达到通信的目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一个对象转换为字符串的形式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S的对象表示法...

Python数据分析 只要1分钟 教你玩转JSON 全程干货

Json简介:Json,全名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记号、标记))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J...

比较一下JSON与XML两种数据格式?(json和xml哪个好)

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和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在日常开发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数据格式,它们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进行数据的传...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